591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蔡建春、隋强、陈春艳、屠光绍、宋红雨重磅发声!事关指数化投资

[2022-11-19 18:35: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0335    
导读: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机构财富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指数化和指数化投资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11月18日,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六届指数...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机构财富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指数化和指数化投资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11月18日,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北交所总经理隋强、中基会秘书长陈春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屠光绍、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宏宇等嘉宾就指数与指数化投资的话题大声疾呼!

蔡建春:上交所将完善指数体系,优化指数投资生态。

上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上交所、中证指数跟踪产品规模不断提升,一度突破1.6万亿元,上交所ETF份额增幅超过30%,创历史新高。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优化指数投资生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构建服务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指标体系。着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服务于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部署的指标体系。围绕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相关工作,使中证的ESG评价成为中国权威标准,进一步丰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ESG实践引领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二是加快培育基于长期价值投资的指数投资生态。扩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鼓励通过指数化投资进行资产配置。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不断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在基金通2.0推出的公募REITS单向卖出份额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开放交易的双边功能和ETF转让功能,方便更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指数化投资。

三是加快提升本土指数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完善全球市场指数体系,充分发挥指数在国际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扩大海外产品授权规模,推动更多跟踪当地指数的产品在海外发行,完善海外指数产品生态。加强跨境指数合作,探索与境外交易所、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国际指数合作的新模式,引导境外资金在境内配置优质资产。

2021年,上交所制定了指数业务三年行动计划,规划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指数发展的蓝图和实施路径,努力在引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蔡建春介绍,过去一年,以上海科技50指数为核心规模指数,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生物、芯片、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五大科技创新板主题指数相继发布,初步形成了涵盖规模、主题等指数类型的科技创新板指数体系,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企业的“硬技术”示范效应。

近日,上交所发布了科技创新板成长指数,凸显了科技创新板良好的成长潜力,与科技50指数的定位形成互补,进一步拓宽了科技创新板指数的覆盖范围。今年以来,投资者通过科创50ETF积极投资科创板,ETF份额增长80%,净流入超过240亿元,产品规模超过660亿元。

上交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指数,为市场提供更多绿色投资标的。截至目前,已与中证指数公司发布120余只绿色相关指数,49只ETF产品在上交所上市,产品规模约570亿元,占国内同类产品的80%以上。上交所也加快推出旨在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指数,相继发布了中证上交所碳中性指数、中证碳中性指数60、沪深300碳中性指数等。,帮助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上交所还推出了一系列央企指数。截至目前,国企和央企的上证和中证相关指数中,共有25只跟踪产品,总规模超过270亿元。在这些指数中,沪市权重超过70%,其指数产品为沪市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带来了超190亿元的配置资金。

同时,优化分红指标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选择。截至目前,国内市场分红指数产品规模约30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细分策略产品。其中,跟踪上证红利和中证红利指数的产品规模位列第一和第二,合计约占90%。

蔡建春透露,截至目前,上交所已联合发布上交所主要指数364个、中证指数公司主要指数1791个,形成了涵盖多个资产类别,涵盖规模、行业、主题、策略、风格的指数体系。与此同时,指数投资的理念也逐渐被认可,增量资金通过指数产品不断流入市场。

“指数连接上市公司、金融产品和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建春表示,“上交所将与各方一道,不断创新,勇往直前,继续探索指数业务的发展壮大,共同推动指数投资迈上新台阶。”

隋强:北交所将丰富指数体系,推动指数投资发展。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在致辞中表示,北交所将不断丰富指数体系,推动指数化投资稳步发展,逐步构建北交所行业、主题、策略指数体系,探索构建跨北交所、新三板的指数体系,推动跨市场指数发展。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指数和国证指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隋强指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指数体系不断完善,指数化投资日益成为投资者理财的重要方式。指数产品的规模在公募基金中占据重要地位。总的来说,指数和指数化投资在引导中长期资本入市、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北交所的成立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通过指数和指数化投资,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隋强指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行业机构推出的一系列专注于中小企业的指数和指数化产品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投资中小盘股票的便利性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今年7月推出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进一步拓宽了指数化产品的覆盖范围,为投资者管理中小盘股票的投资风险提供了新的手段。前期,北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新三板中小板股指建设,为北交所指数发展提供了经验。

"北交所非常重视指数和指数化投资."隋强介绍,目前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6家,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流通市值超过1100亿元,合格投资者超过520万人,为指数和指数化投资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生态。今年9月2日,在北交所成立一周年之际,北交所发布了北交所50成分指数编制方案;目前指数发布时间已经公布,北证50即将正式推出,对北交所具有标志性意义。北证50的推出将为各方观察北交所整体运行提供工具,进一步扩大我国资本市场指数体系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覆盖范围。方案编制发布后,多家基金公司积极接触指数产品开发,指数授权在中证指数公司支持下稳步推进。北证50指数产品的后续入市,将进一步丰富市场投资者的数量结构,发挥专业机构的投资引领作用,促进良好价值投资环境的形成,让更多投资者享受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带来的红利。

隋强指出,下一步,北交所将不断丰富指数体系,推动指数化投资稳步发展。一是在不断丰富北交所公司数量结构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北交所行业、主题、策略指标体系。二是以北交所和新三板融合发展为基础,探索构建跨北交所和新三板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发挥北交所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具有市场特色的跨层级投资。第三,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为基础,推动跨市场指数发展。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指数和国证指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隋强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指数和指数化产品。基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情况,北交所将把握市场的具体发展阶段,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步伐,聚焦具有足够韧性和较强生命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力推进相关指数和指数化产品的研发。

陈春艳:指数化投资发展将迎来巨大机遇。

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在致辞中表示,指数化投资发展前景广阔,意义重大。国内指数投资发展至今已有20年。产品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基础设施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陈春艳看来,指数基金正在不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步伐的加快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指数投资的发展将迎来巨大机遇。一、《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近日落地。养老金和FOF对于公募业务的发展和长期资金的引入具有深远的意义。指数化投资尤其是ETF将成为养老金配置的重要选择;二是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指数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三是绿色、ESG、碳中和等可持续发展投资逐渐成为共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指数投资拓展了更大空间。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行业需要提升专业,练好内功,为指数化投资的大发展奠定基础。陈春艳表示,在指数投资持续利好的历史机遇下,行业应在专业能力上下功夫,对标国际市场最佳实践,开发满足投资者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指数产品,构建更加高效的指数产品结构,充分发挥指数投资优势,为市场提供具有明确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配置标的。

屠光绍:ESG指数化投资面临约束,相关基础设施要夯实。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屠光绍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原因之一是这种投资方式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屠光绍看来,ESG指数投资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将进一步促进ESG投资;二是丰富了ESG投资体系和投资方式;第三,可以满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ESG投资的需求。

屠光绍表示,目前ESG指数化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和数量都比较有限。然而,近年来,ESG指数投资品种在进一步增加,参与投资者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屠光绍分析,ESG指数投资还是有一定制约的。首先,ESG投资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信息披露制度标准、评估方法、数据系统等。

市场是制约ESG指数投资的另一个因素。“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理念和方法,ESG投资目前主要是主动投资。如果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投资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也可以是被动投资,那么ESG指数化投资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屠光绍说。

为此,屠光绍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巩固相关基础设施;第二,不断开发ESG指数;第三,增加产品供给,开发新的ESG指数化投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第四,提高ESG指数化投资的规模和质量。

屠光绍表示,要发展好ESG指数投资,关键是要不断供给产品,在指数发展的基础上开发不同的品种。

“在指数开发中也可以考虑ESG区域指数。中国的地区差异很大,每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也不一样。有必要制定地区ESG指数,以反映不同地区ESG的发展程度。”屠光绍建议,“比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能否探索如何通过指数的发展来反映ESG的发展情况?有了这样的指数,我们应该投资于ESG指数化,这样更多的资源可以在地区之间分配和流动。”

屠光绍表示,在发展品种的基础上,未来要处理好ESG投资与ETF指数投资发展的关系,同时在发展中丰富品种。在一定情况下,未来还可以考虑现货和衍生产品的供应,以逐步丰富ESG指数投资,更好地发挥ESG指数投资的作用。

宋宏宇:核心宽基指数是指数投资发展的重点。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宏宇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境内外指数化投资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球交易所交易产品资产规模超过8万亿美元,过去10年复合年增长率约20%;国内指数化投资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指数化投资发展进入快车道。

“长期以来,核心的宽基指数一直是指数化投资发展的重点。”宋宏宇表示,从国内外核心宽基指数的历史演变特征可以看出,核心宽基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功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2022年9月底,a股宽基指数产品总规模约6429亿元,产品463只,占国内指数化投资的41.87%。其中,沪深300指数的产品规模约为1975亿元,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自产品问世以来,其规模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他主要宽基指数规模基本都在100亿元以上。

随着a股市场有效性的提高,未来国内宽基指数产品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基于国内核心宽基指数的投资规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宋宏宇表示,第一,核心的宽基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会随着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而逐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上市发行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配套基础设施日益成熟,资本市场将更加全面、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作为资本市场特征的表征工具,核心宽基将随着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而逐步强化,充分发挥“资本导向”功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15年以来,样本中“硬科技”公司的数量和权重逐年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数量和权重分别为99%和32%;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沪深300指数的ESG平均得分为0.84,显著高于整个市场的0.50,体现了较高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水平。

二是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现阶段国内核心宽基指数基金的跟踪规模较低,核心宽基指数投资产品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充分发挥。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沪深300指数的ETF市场占比12.45%,占a股总市值的0.16%,近十年的年增长率为18.89%,均显著低于标普500指数。

同时,随着社保、养老、保险等长期资金不断入市,长期投资的理念逐渐普及,投资体验逐渐提升。核心宽基指数投资产品作为核心资产配置工具的功能有望进一步显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查看更多: